巴金:“奴在身者,其人可怜;奴在心者,其人可鄙。”
我十几岁的时候,读过一部林琴南翻译的英国小说,可能就是《十字军英雄记》吧,书中有一句话,我一直忘记不了:“奴在身者,其人可怜;奴在心者,其人可鄙。”话是一位公主向一个武士说的,当时是出于误会,武士也并不是真的奴隶,无论在身或者在心。最后好像是“有情人终成眷属”。使我感到兴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门门:再看《边城》
沈从文的《边城》是好多年前看的,还有他的一些其他的散文和小说。他的优美细腻的文字让我印象深刻。这几天看到骆先生评《边城》,觉得他所看到的故事和我看到的完全不同。因此又把书找出来再看了一遍,并写下我的感想。 在《边城》里,沈从文把翠翠这么一位十四五岁情窦初开的少女,痴痴傻傻、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蒂莫西·威廉森:人以常识立法
Timothy Williamson 1.哲学常识 有这样一个故事,一位旅行者询问去某地的路,却被告知:“如果我要去那里,我就不会从这里出发。”这个建议是没有用的,因为人们除了从其所在的地方出发,别无他法。这同样适用于任何探究。我们除了从我们已经拥有的知识和信念出发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杨绛:论语:不一样的读法
我很羡慕上过私塾的人,“四书五经”读得烂熟。我生在旧时代的末端,虽然小学、中学、大学的课程里都有国文课,但国文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数学、理科和英文。我自知欠读的经典太多了,只能在课余时间自己补读些。 “四书”我最喜欢《论语》,因为最有趣。读《论语》,读的是一句一句的话,看见的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乐黛云:我的五字人生感悟
我的一生可以说体现着佛经讲的五个字,并可用之加以表述。佛经认为人的一生贯穿着五个字。 第一个字是“命”。你必须认命,比如说你生在哪一种家庭,你长成什么样,你没法选择。你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和你生在一个大富豪家庭肯定是不一样的,这是命,你不能选择的。这叫“命中注定”。 第二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思羽:诗人之死
这个春天,我把索维亚普拉斯(Red Comet: The Short Life and Blazing Art of Sylvia Plath )的传记听完。期间有多次痛哭,抑郁悲伤,彻夜难眠的经历。她让我回想起那些英年早逝,如同彗星闪过静谧的夜空,昙花一现的精灵诗人。 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【纪念六四】刘晓波:给十七岁的蒋捷连(诗歌)
【题记:你不听母亲的含泪劝阻,从家中厕所的小窗跳出;你擎着旗帜倒下时,仅十七岁。我却活下来,已经三十六岁。面对你的亡灵,活下来就是犯罪,给你写诗更是一种耻辱。活人必须闭嘴,听坟墓诉说。给你写诗,我不配。你的十七岁超越所有的语言和人工的造物。】 我活着 还有个不大不小的臭名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任赜:山高水长
余英时先生8月1日凌晨在睡梦中安详离世,享年91岁。 听到消息后,即翻找书架上所有余先生著作。家中藏书以单个作者计,余先生的书最多,当然远未收尽。虽然他的领域并非我的专业,我从中获得“思维的乐趣”,读了一本又一本。从1950初期的《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》到晚年的《中国文化史通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余英时、北明:孔子学院及其影响
——专访余英时 採访时间:2012年3月22日 地点:普林斯顿、华盛顿特区 受访人:余英时(台湾研究院院士,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退休荣誉教授,2006年美国国会人文与社会科学终生成就奖得主) 採访人:北明(独立作家,自由亚洲电台节目主持人) 中国北京城西城区德胜门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【华夏文摘】萧波:浅读福山
读福山著作时,偶见疑似校阅遗漏的错误。恰遇一位以教授写作为业的语言学者,于是请她确认。随后我们聊了几句。我说不是我较真,只因见名家大作,不敢妄称其误。教授回应:弗兰西斯∙福山?《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》?没听说过。 这倒有趣。我原以为教授至少会有所闻,足见我对美国学术的多元认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余英时先生与中国部分流亡知识分子座谈录
(原编者按:年初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克卢格(Kluge)人文学术终生成就奖的中国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,前不久与部分海外流亡知识人聚首,畅谈中国当代社会诸问题。多年以来,余英时是中国流亡知识分子中心“普林斯顿中国学社”的得力支持者。这次会谈,是“八九六四”之后,中国海外流亡知识人有史以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罗干: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赏析
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是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一首著名的五言绝句: 日暮苍山远,天寒白屋贫。 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。 正如诗题所示,该诗写的就是旅客雪夜“宿”芙蓉山主人家的经历,以及跟“宿”之主题相关的羁旅愁怀,外加孤独和寂寞——孤独和寂寞既构成羁旅之愁的原因,又是其不可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黄宗英:命运断想
黄宗英 我,黄宗英。1925年7月13日,即民国十四年农历五月二十三日生于北京,属牛。母亲怀我产期未到,忽阵痛,赶忙遣人去请产婆。产婆未到,我就已经生出来了。家人都说我是急性子。母亲很开心,她头胎二胎生的都是儿子,就盼生个女儿,女儿就来了。我有两个姐姐,是前娘生的。母亲(陈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小鹰:鲁迅的译作:《亚克与人性》
【说明 今年,2021年,正值鲁迅先生诞辰(9/25/1881)140周年,也是他的忌辰(10/19/1936)85周年,认真地纪念一下这位文学巨匠,是理所应当的事。 尤其是,经过百年的风吹雨打,受到无数捧杀、棒杀、奉杀之灾,又加上近年来的“转基因”操作,这位老人,从里到外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【华夏文摘】喵喵妈:走进梵高 走近梵高(上)
这几个月,本地的朋友圈里刮起了一股艺术风,“满城竞相说梵高”。爱凑热闹的我一听说当然不会甘落后,赶紧责成LD办理购票事宜,择日去参观那个火爆全球的“梵高深度体验展”(Van Gogh, The Immersive Experience)。 就去了。 这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【华夏文摘】喵喵妈:走进梵高 走近梵高(下)
(接上) 梵高与女人 ...a woman does not grow old as long as she loves & is loved. –Vincent van Gogh (……有爱与被爱的女人不会老。——梵高) 【作者注:这里提到的女人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沈从文:中国人的病
【导读:在媒体的广泛宣传和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里,沈从文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几首情诗、一段浪漫情史,以及著名的《边城》故事。世人皆知鲁迅是批判现实的匕首、投枪,沈从文却好像被塑造成了一个不关心世事的风流才子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,他曾经发表过很多非常有见地的社会评论。《中国人的病》是沈从文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苏索才:惠特曼《草叶集》的思想遗产
我定居美国已有二十五年了,一个骄傲的美国公民,游历了她的许多名山大川和城市乡村。经常惊叹于她的国土的丰饶、美丽和她的人民的勤劳、创造和自由,经常想起沃尔特·惠特曼赞颂她的绝佳的诗句。 惠特曼被称为美国的民族诗人,他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富丽国土倾注了无尽的信心和爱慕。 他也被称为美国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苏索才:惠特曼《草叶集 》的文学遗产
沃尔特·惠特曼1819年出生于纽约长岛,1855年自费出版诗集《草叶集》。在此后的三十七年中他不断地修改和增加诗篇,使它在思想和文学成就上成了一部举足轻重、辉煌耀眼的划时代的作品。在诗集中惠特曼盛赞人的美丽、尊严和无穷潜能,盛赞美国新政体的民主、自由、平等、博爱和包容,是美国名副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思羽:伦勃朗其人其画及其他
在欧洲伟大的绘画大师中,构图精湛又思想深邃,细节完美又光影迷人的画家,我认为只有伦勃朗。 2021年底,去纽约大都会美术馆、弗里克 (Frick) 收藏与华府国家美术馆,看了很多幅伦勃朗,如同盛宴,感受到视觉与精神的刺激与震撼。 1. 少年意气成名。 五花… 继续阅读 →
View Article